作家 |郑皓元 赵雪莹|实习生
主编 |陈俊宏
从医疗标杆到财务背负,高端私立病院为何被剥离?
近日,复星医药(600196.SH)公告称,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以1.24亿好意思元现款向华平投资旗下公司Calcite Gem出售所抓和缓家医疗6.6%股权,绝对退出这一融合长达16年的高端私立病院钞票。交游瞻望为复星医药带来约6.5亿元税后收益,资金将用于补充运营资金及偿还债务。
这次交游记号着复星医药加快沉着非中枢钞票的计谋挪动。自2021年市值高点于今,复星医药股价跌幅超70%,市值挥发超1500亿元,中枢业务增长乏力与高欠债压力迫使公司“断腕”止血,和缓家从“计谋钞票”沦为“财务背负”。
从老本联婚到计谋离异
复星医药这次出售的目的公司Unicorn II Holdings Limited,通过控股子公司新风医疗(NFH)运营和缓家病院和诊所。交游完成后,复星医药将不再抓有任何和缓家股权,绝对杀青两边自2009年开启的融合关系。
字据公告,交游对价为每股13.2好意思元,总估值约18.81亿好意思元。为止2024年底,和缓家总钞票为89.36亿元,年营收33.24亿元,但未涌现盈利数据。对比2022年NFH专有化时16亿好意思元的估值,这次交游价钱仅微增,被业内视为“微赚退出”,难掩复星医药对医疗就业板块的计谋挫败感。
公开贵寓显现,和缓家建设于1997年,是中国最早的高端私立医疗机构之一,隐敝北京、上海等中枢城市,领有11家病院和26家诊所,年就业患者超百万东谈主次。其客单价超万元,以妇产、儿科等全人命周期就业著称,品牌壁垒显赫。
关系词,高端定位带来了高运营成本与盈利穷困。财报显现,2018年和缓家耗费1.76亿元,2020年收入22.61亿元却净亏5.32亿元。尽管2024年营收增至33.24亿元,但总钞票较2023年缩水8.16%,收入同比微降0.98%,盈利才智仍未见改善。
复星医药与和缓家的渊源始于2009年。彼时,复星实业以2200万好意思元购入和缓家母公司好意思中互利11.18%股份;2014年聚会TPG老本以4.5亿好意思元完成专有化,抓股比例进步至43%。2019年,复星医药将和缓家股权转让给纽交所上市的新风天域(后改名新风医疗),但仍通过抓股新风天域保留6.6%障碍股权。
这次清仓,是复星医药对医疗就业板块的绝对告别。其背后既有和缓家抓续耗费的压力,亦折射出复星医药从多元化膨胀转向聚焦主业的计谋。
财务压力与计谋沉着的双重起初
复星医药比年深陷“增收不增利”窘境。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309.12亿元,同比微增0.69%,但归母净利润20.11亿元,同比下落11.93%。
更严峻的是债务压力。财报显现,为止2024年9月末,其短期借债达186.8亿元,一年内到期非流动欠债50.05亿元,而账面货币资金仅135.08亿元,流动性缺口超百亿元。钞票欠债率48.64%,显赫高于化药行业35.37%的中位值。这次交游回笼资金可缓解偿债压力,但商誉风险(为止2024年9月末为108亿元)与ROE低迷(4.32%)依然遥远隐患。
复星医药实控东谈主郭广昌曾提倡“聚焦生物医药与文旅”计谋,这次剥离和缓家恰是该计谋的不竭。2024年以来,公司已减抓印度药企Gland Pharma 6.01%股权,并计较分拆复星健康沉寂上市。
聚焦主业的逻辑在于中枢业务增长乏力。2024年上半年,占营收超80%的医药工业与器械板块收入下滑,而和缓家地点的医疗就业板块虽增长16.9%,但占比不及20%,难以因循全体事迹。管制层采用押注变调药,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插足26.48亿元,鼓舞CAR-T疗法奕凯达等居品买卖化,但变调药收入占比仅18%,短期内难成赈济。
复星医药退出和缓家亦反馈民营病院全体窘境。2023年民营病院休养东谈主次仅占寰球16.5%,政策饱读吹社会办医但医保接入难、运营成本高企导致行业洗牌加快。新华医疗、百汇医疗等同业比年亦抛售钞票转型。
华平投资接办则发达了老本对高端医疗的遥远信心。其以4.1倍市销率接盘,对准中国老龄化与耗尽升级红利,试图通过管制优化开释和缓家限度效应。 复星医药与和缓家的“离异”,既是财务压力下的无奈采用,亦是计谋沉着的势必效能。短期看,出售钞票可优化钞票欠债表;遥远眺,其能否依靠变调药重塑增长引擎仍存疑。当老本阛阓不再为“故事”买单,复星医药的转型之路注定充满挑战。 有业内东谈主士暗示。